青年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怀揣着“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嘱托,投身乡村振兴,发扬“铁人精神”,在艰苦环境中锤炼本领是我们每个东油学子的信念和传承。作为研支团的一员,亲身体会基层教育工作,扎根同江市临江镇中心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扶贫的重量。边疆和基层虽条件艰苦,却是青年成长的沃土。在这里,我不仅磨练了教学能力,更深刻理解了“家国情怀”的意义。未来,我将继续扎根基层,探索更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法,同时带动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我愿以青春为笔,在祖国边疆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黑龙江省“兴边富民”研支团成员刘伟一
(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生,2024年至今西部计划服务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临江镇中心校。担任乡村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如灯塔照亮前路,字字句句饱含对支教青年的深切期许,更指明了“教育筑基、人才兴邦”的实践方向。作为佳木斯同江市的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我深知肩头责任不仅承载着边疆孩子的未来,更关乎民族复兴的根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弘扬、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黑龙江省“兴边富民”研支团成员韩启睿
(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生,2024年至今西部计划服务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临江镇中心学校。担任乡村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让我内心澎湃,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在肩。作为东北石油大学研支团的一员,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如今,在同江市临江镇中心校支教,我深刻体会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仅是东油人的精神传承,更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面对边疆教育的实际困难,我始终以铁人精神为指引,不畏艰苦,脚踏实地,用知识浇灌边疆孩子的梦想。总书记的嘱托让我更加坚定:青春的价值在于奉献,青年的成长扎根于实践。未来,我将继续锤炼教学本领,用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无悔青春。
——黑龙江省“兴边富民”研支团成员王秋影(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生,2024年至今西部计划服务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临江镇中心学校。担任乡村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青年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我联想到参与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的经历——无论是每天日常的教学工作,还是课后为儿童进行课业辅导,每一次实践都让我体会到“小我融入大我”的责任感。作为青年志愿者,我们既是政策的受益者,更应是行动的践行者。未来,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为指引,立足专业所长,在基层服务中锤炼本领,同时带动更多同龄人投身公益,把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国家需要的领域,用实际行动诠释“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黑龙江省“兴边富民”研支团成员孙赫
(东北石油大学毕业生,2024年至今西部计划服务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银川乡中心学校。担任乡村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后,我倍感使命在肩。作为东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当看到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我眼前浮现的不仅是三尺讲台,更是松辽盆地的钻井平台、塔里木的勘探营地——那里是能源报国的主战场。站在大庆精神发源地求学,我必将时刻铭记“把能源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未来无论是奔赴南海可燃冰试采现场,还是扎根页岩气开发示范区,我都将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深处。我们手中勘探锤敲响的新时代能源强国的声声战鼓,那就是资源勘查学子对总书记回信最铿锵的回应!
——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勘查与工程专业231班李林龙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既感动又备受鼓舞。在信中,总书记对志愿者们响应号召、奔赴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的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教育水平,更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志愿者,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强国有我”的精神风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作为东油青年学子,更应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时刻牢记着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像这些志愿者一样,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石油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232班于乃龙
作为化学化工学院学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倍感振奋。信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嘱托,让我联想到大庆精神中“为国分忧、艰苦奋斗”的信念。我们虽未身处边疆讲台,但同样肩负着国家使命。今天的边疆支教志愿者以教育稳边固边,而我们作为化工青年,更应立足专业,在能源转型等领域攻坚克难,用科技助力兴边富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练就过硬本领”,这与铁人精神中“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严谨态度一脉相承。志愿者们用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而我们将以回信精神为指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用绿色工艺减少污染,以智能生产提质增效,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续写“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青春篇章!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31班罗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中充分肯定了西部计划志愿者建功西部、服务基层和广大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坚定决心和奋斗实践,我备受鼓舞、无比振奋。他们是吾辈之楷模、当学之典范!作为东油学子,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积极践行“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努力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以过硬本领和优良作风在祖国大地上挥洒青春热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东北石油大学第二课堂服务管理中心主任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22班申鑫鑫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提到,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作为一名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将牢记嘱托,积极研究、宣传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责任担当,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意志,在服务奉献中坚定信仰,团结带领更多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以青春热血铸就奋斗底色,将个人理想紧密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34班李想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作为东北石油大学的学生,时刻被“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的校训精神熏陶着。我们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练就过硬本领。我们要以那些扎根西部的志愿者为榜样,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未来,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东油学子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能为我国的能源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东油学子的壮丽篇章!
——秦皇岛校区团建指导中心书记
通信232班班长闫洪昊
时代的接力棒已交到当代青年手中
东油青年学子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
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为榜样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追逐梦想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